[科技日报]无锡职院:实施“六大工程”提升师资水平

发布者:魏艳发布时间:2013-12-23浏览次数:399

 

□ 本报通讯员 刘登明 奚小网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日前公布了新一批“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名单,其中中青年学术带头人5人,优秀骨干教师10人,青年教师26人。这些培养对象都有指导教师结对传、帮、带,并由学校提供53.1万元的资助经费,在三年培养期内促进他们早出成绩、多出成果。
    作为我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以来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特色鲜明”的高职名校。“一流的高职院校,必须有一流的教育、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社会服务,但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为此,我们加紧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每年投入近千万元专项经费,重点开展了教授工程、博士工程、双师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和双语工程‘六大’工程建设”。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爱胜说。
    双管齐下:加快实施教授、博士工程
    前几年,无锡职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技研发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学校领导层深感后劲不足,尤其是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瓶颈。“近几年,我们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紧锣密鼓实施了教授、博士工程。”朱爱胜说。
    针对学校以机电类专业为主但工科类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的突出问题,该校立足于自身培养。首先明确教授、博士培养对象准入条件和程序,对经遴选进入教授工程、博士工程的培养对象,分别给予专项培养经费和时间保障,并优先安排国内国外进修、培训,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等,还将教授培养对象安排到工科院校、科研院所做访问学者,在培养期间实行定期汇报和目标考核制度。当培养对象晋升为教授,或如期获得博士学位,再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同时,学校求贤若渴,除了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校领导分头带队到省内外高校甚至远赴东北、西北等地著名高校上门诚邀教授、博士加盟。
    2011年以来,全校已有19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晋升为教授,24名在读博士教师中也有2名获得博士学位。同时,该校还引进了5名教授和34名博士,有效缓解了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
    多措并举:加快实施双师、名师工程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对学生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但青年教师大都是来自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从‘校门’到‘校门’,普遍缺乏专业实践技能。”朱爱胜说。
    针对这一情况,无锡职院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双师”工程,加快培养专业教师的动手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平台、项目合作方式,选派年轻教师轮流到企业担任访问工程师或顶岗培训,进行工程实践增强动手能力;以校办企业为基地,分批组织专业教师下厂挂职锻炼,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程能力和技能;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考工考证培训、技能大赛,以及实验实训室建设等,从中提高专业技术和技能。目前,全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6.24%。其中无锡市技能大师2人,无锡市高技能人才成就奖获得者1人,高级工程师14人、工程师16人,高级技师14人、技师37人。
    此外,学校还制定并实施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办法,建立教学名师逐级推荐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竞赛,通过多项措施推进名师工程,加快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目前,该校已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其中国家级教学团队数量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第一。
    内带外培:加快实施青蓝、双语工程
    朱爱胜介绍,为让新教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尽快成长,学校采取以老带新、出国培训方法,强力推进青蓝工程和双语工程。
    在实施青蓝工程中首先落实师徒结对制度,由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校内外高职称、高学历人才与中青年教师签订协议,建立师徒关系,并在三年培养期内定目标、定任务进行具体传、帮、带。为资助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学校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在3年培养期内分别给予30000元、15000元、3000元的培养经费,对指导教师也分别给予9000元、6000元、3000元的工作量补贴。目前,全校已有省第四批“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4人。
    双语工程主要通过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美国社区学院国际发展联盟、中外合作办学等途径,选派20多名专业课教师去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参加双语教学培训。学成回国后,已有11名教师在机械、机电、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相继开出了双语课程。
    “六大工程”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师资水平。“十二五”以来的三年中,教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3篇,被SCI检索论文7篇、EI检索论文56篇、CSSCI检索论文19篇;申获各类专利181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84项,都超过了“十一五”期间的五年总量。同时,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