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系列丛书编委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者:魏艳发布时间:2016-12-08浏览次数:399

126日,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我校等国内10所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研究与实践成果系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专家论证委员会、编委会全体会议在我校召开。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教育部正司级巡视员王冀生,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学术出版事业部主任刘建出席会议,我校党委书记朱爱胜、党委副书记谈向群与来自全国13所高职院校的40余名领导和嘉宾参加会议。

我校朱爱胜书记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和办学情况,回顾了前两天我校丛书编写专家进校论证会情况,指出专家进校论证会提高了我们对文化的认知,理清了文化育人与文化素质教育,文化育人与校训、办学理念、制度、行为、目标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学校在文化育人方面的优势和存在问题。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专家论证委员会副主任左家奇代表专家论证委员会通报了《丛书》专家进校论证有关情况,目前10所院校的编写提纲经过反复研讨、修改,已基本达到要求,但仍有需要改进之处,要求各参编院校领导和撰写人员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结构、深入思考,通过《丛书》编写反映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切实对全国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育人工作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先后作交流发言,介绍了各自院校的编写进展和面临的问题。

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教育部正司级巡视员王冀生在专题报告中围绕文化育人的本质、内涵、理想和途径进行了论述,指出文化育人的本质是一种生命活动,既要传承人类已有的技能和知识,又要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当今“大文化”时代背景下,文化育人要注重科技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文化育人的最高理想是“和谐育人”,而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要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名师、精神家园、文化生态等方面下功夫。王冀生还针对《丛书》写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大家通过《丛书》编写总结过去、提高自觉、面向未来。

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详细介绍了《世纪清华人文日新——清华大学文化研究》一书的编写过程和编写经验,强调了《丛书》编写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结合自身在清华工作25年的经历阐述了大学发展的文化意义、提高学校师生文化自觉和共识的重要性等问题。

6日下午的研讨环节,《丛书》专家论证委员会委员王杰、马庆发,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学术出版事业部主任刘建等专家与各高职院校代表围绕《丛书》编写的要求、时间推进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专家论证委员会副主任王义遒围绕“通识教育使命及其教学多样化”一文的写作背景和当今高校文化育人现状,解读了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指出《丛书》编写过程也将是各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过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秋明在会议总结中,围绕工作原则、经费保障、进度安排、写作团队等问题,对下一步编写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撰稿/摄影:魏艳;审核:承剑芬)

会议现场

我校朱爱胜书记致辞

专家论证委员会副主任左家奇通报专家进校论证情况

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冀生作专题报告

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显章介绍《世纪清华 人文日新》编撰过程及经验

专家论证委员会委员王杰作交流发言

专家论证委员会委员马庆发作交流发言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学术出版事业部主任刘建作交流发言

专家论证委员会副主任王义遒讲话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秋明总结会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