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无锡职院支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

发布者:庾添发布时间:2019-09-29浏览次数:1469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响应党中央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019921日,民盟无锡职院支部一行来到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沿着党的红色足迹,重温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记忆,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行力量。

“轻烟漠漠雨疏疏”,虽然下着雨,但典型的上海石库门老建筑,青红交错的砖墙、一扇扇挂着铜环的黑漆大门,还是让盟员们联想到1921年那个闷热的夏天,光芒,总是在最黑暗的时刻迸发,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们在这里回答了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度“向何处去”的现实问题,心中油然而生庄严肃穆感,大家整齐有序地排着队,怀着激动和崇敬的心情,走进馆内……

1915 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从纷然杂陈的各种观点和学说中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盟员们缓步走向“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这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及其活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全过程。陈列室内还按照历史资料开辟了一个蜡像室,形象地刻画出当年出席中共一大会议的15位出席者(包括2共产国际代表)围桌而坐、热烈讨论的生动场景。栩栩如生的蜡像人物增强了陈列的直观性和历史感染力,成为参观中的新热点,“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参加一大的13位代表,怀揣救国救民的理想抱负,走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起点,但后来,又因种种原因各奔东西,并没有一路同行到底,而是各自书写了跌宕起伏、命运迥异的人生,有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改天换地的毛泽东,有为真理献身的何叔衡、陈潭秋、邓恩铭,也有信念中途夭折、背叛党和人民的周佛海、张国焘、陈公博……让盟员们不由感慨“形成初心不容易,坚持初心同样不容易”。

跌宕起伏的历史潮流中,个人的悲欢离合就是民族兴衰沉浮的缩影。馆内荟萃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如梁启超用过的手枪,日本友人赠送给黄兴的军刀,还有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的趣事介绍,让盟员们仿佛也品尝到真理的味道如此甘甜,一代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李大钊挥毫泼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句话也成为他人生的生动写照。

盟员们沿着“前赴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等专题展区,缓步前行,一边深入思索,一边热烈讨论,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感叹着英雄辈出,也感叹大浪淘沙,从中解读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只有50多位党员星火燎原到拥有8900多万党员、450多万个基层组织,成为世界最大执政党。正如董必武参观一大会址时题词所说的那样:“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最后,视频短片《追梦》吸引了盟员们的目光。共产党领航,中国从生灵涂炭、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铁钉、火柴都要进口,到自力更生造出“两弹一星”,“嫦娥”奔月、“蛟龙”入海……一件件实物承载的历史、一张张照片展现的笑脸,无不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无不体现着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一席话,更令人心潮澎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为什么不能忘记初心?因为共产党人的初心,是我们这个国家长盛不衰、枝繁叶茂的动力源。也让盟员们更加明确一大会址之行的意义,今日之中国,接续昨日的荣光,开启明天的希冀,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力行,盟员们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民盟支部  撰稿/供图:孙晓艳  审核:顾惠明)